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智能+金融”正遍地开花:监管迎来新挑战

2017-07-25 07:17 性质:转载 作者:21经济报道 来源:21经济报道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提到,在智能金融方面,要建立金融大数据系统,提升金融多...

  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提到,在智能金融方面,要建立金融大数据系统,提升金融多媒体数据处理与理解能力。创新智能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金融新业态。鼓励金融行业应用智能客服、智能监控等技术和装备。建立金融风险智能预警与防控系统。

  其实,在《规划》出台前,众多金融机构已经悄悄试水基于人工智能的各项金融业务创新。

  “如今,不少互联网金融业务已经离不开人工智能。”一家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技术总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他所在的机构构建了一套7×24小时全天候运行、全程无人工干预、全自动、秒级审批速度的智能化线上信贷审批操作流程,每天需处理数万笔信贷申请,目前能支撑这套流程良好运转的,正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模型。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的金融应用,不仅仅局限在信贷风控体系的优化,其在客服、催收、获客等金融业务环节创造了众多新业务模式,甚至有保险公司还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移动端的事故线上查勘定损,大幅提高车险理赔操作效率。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人工智能的金融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加强相关业务的合规操作,俨然成为金融监管的新挑战。“或许,金融监管的介入,还有助于改变当前人工智能产业良莠不齐的状况。”多位金融业内人士透露。

人工智能金融应用“遍地开花”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传统金融机构,国内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更青睐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多位互联网金融机构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人工智能对金融产业的最初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客户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处理模型,帮助金融机构构建不同类型用户的画像,并识别用户的真实风险偏好,由此针对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群体,设定个性化的资产配置等金融服务方案;二是在资产端,人工智能会处理海量数据与多维度相关性的数据信息,通过深度学习不断优化风控模型,从而确保风险定价趋于精准,进一步降低信贷坏账风险。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如今它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到获客、客服、催收环节。在催收环节,人工智能可以针对不同资产、职业、年龄的逾期借款人设定个性化的催收还款方案,在合适的时间给借款人发出催款信息,既能顾及借款人面子又能提醒他们尽早还款,提高逾期催收效率;在获客环节,基于人工智能的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协助平台完成远程面签,有助于降低线下人工运营成本。

  “目前,互联网及金融机构俨然成为人工智能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由于它大幅改善了客户体验,提升了业务效率,令很多个人用户将存款、理财、个人信贷需求都转移到互联网金融平台。”多位业内人士直言。

  这也吸引不少银行、保险、券商等传统机构纷纷跟进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科技时代重塑自身业务竞争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部分保险公司正尝试基于大数据分析处理,针对慢性疾病研发互联网保险产品,同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健康管理模式,从而降低投保人患病几率与保费缴纳压力,从而降低保险理赔开支,实现客户与保险公司的双赢。而银行券商的做法,则是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各类业务合作。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