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人物专访 > 正文

跨越生死线———记天津市叉车总厂走出低谷的历程

2006-06-15 00:00 性质:转载 作者:张金声/阿 惠 来源:中国储运杂志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天津市叉车总厂是个老国企,国家定点生产叉车的重点企业,计划经济时期曾经有过辉煌。但由于体制和管理上的诸多原因,资不抵债,已...

      天津市叉车总厂是个老国企,国家定点生产叉车的重点企业,计划经济时期曾经有过辉煌。但由于体制和管理上的诸多原因,资不抵债,已经停产六七年了,被列入天津市困难企业之一。2004年2月,新年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伴随着料峭的春风,带着领导的重托、众人的企盼,新的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了,面对众多的棘手问题,他们能否使企业走出困境,绝处逢生?
               跨越生死线———记天津市叉车总厂走出低谷的历程
   ■ 本刊记者 张金声  阿  惠
   早就想采访王永康厂长。电话中几次和他联系,皆因其事务繁忙,采访只好搁浅。有一次,我们已经约好时间,但因一笔业务需要王厂长亲自出马解决,只好再次约定……
   走进王永康简陋、散发着潮湿气息的办公室,这位外表质朴、貌似讷言的山东汉子,操着山东味的普通话,没有过多的客套和寒暄。笔者当时暗想,他能谈出什么?能达到预期的采访效果吗?当听他谈起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时,王永康颇有语惊四座的气魄,言语中透着刚毅、果断,听似平常的故事却不乏惊心动魄,令笔者不由得为之所动。
                                     上任之时 如蹈水火
   “你就是新来的厂长?”“砸折他的腿!”王永康上任的第一天,办公室中就挤满了忿忿的职工,吵吵嚷嚷,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好啊,我就两条腿,不够你们这么多人砸的。再者说,砸了我的腿,能解决问题吗?”王永康一字一板地说。
   天津市叉车总厂有四百多名职工下岗,由于历史原因已经换了几届领导班子。同时,积留下大量悬而未决的问题:几年未能给职工上“三险”、困难职工领取补助无门、拖欠职工医药费达300万元等等……这些问题,是横亘在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前最大的难题。
    面对一些人咄咄逼人的气势,王永康没有回避,而是自诚其意。他面对职工动情地说:“大家的心情,我十分理解,几年积累的问题,你们总得给我一段时间来解决,大家都等了这么多年了,难道就等不了几个月吗?”职工们听到他的话后,想想也是这个理,王永康也不是三头六臂,得给他一段时间。王永康心里明白,职工的忿忿,也是有理由的,他们也确确实实存在着许多困难,只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和沟通,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大多数职工是通情达理的。
    由于历史原因,1986年厂里面向社会招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甚至有的是“社会闲杂”,平时蛮不讲理惯了,历任领导对他们采取回避、息事宁人的态度,任由他们“闹事”,给企业造成很坏的影响。就在企业恢复生产不久,几个“闲杂”带着刀子来了,并提出非份之想,否则,不是鱼死就是网破。当王永康问他们原因时,他们只是说,你有钱开工买料,为什么不能给我们意思意思?王永康一听,断然拒绝。他斩钉截铁地说:“生产资金是专项资金,一分不能动,就是打死我也不能动!”面对王永康的一身正气,闹事的人心虚了,也含糊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终于明白了王永康的良苦用心,最后有些人还主动想和他结为朋友。
    在准备复工的同时,新的一届领导在天津工程机械院党委领导的扶持下,筹措数百万元给职工一次性上齐保险金,职工无不拍手称赞……
    “我刚来的时候,体重急剧下降。现在还拖欠职工300万元的药费,尽管不是在我任期内发生的,但每次看到职工来,我心不安啊……”王永康真诚地说。
     王永康上任之初,并没有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注意倾听多方面的声音,在对许多问题了如指掌后,他拿出了一套确实可行的方案。
   俗话说,凡天下干大事者,要智深勇沉,神闲气定。在天工院领导的正确指引下,王永康率新一届领导班子对众多问题采取了快刀斩乱麻的手段。但不是一刀切,具体事情有具体办法。如“4050”人员的问题。这些人年龄偏大,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就业机会低,厂领导决定,厂里负责给这部分人员上保险、办理内部退休金,直至正式退休。“4050”以下人员,采取一次性买断。买断后,不是简单地推向社会,而是进行双向选择,择优录用。今年底,将对职工重新招聘,届时企业会有一番新的景象。
    改制后的企业要实行股份制。对股份制,王永康有着独到的见解:“我们未来的企业,虽然是股份制,但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股份制。首先,经营者和管理干部要参股,这就使经营者和管理人员要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天工院也要参股,但那是扶持,同时具有监督作用。员工一般不参股,一是考虑到职工的现在收入和风险;二是利于管理。”天叉管理者的独特思路,是源于企业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
   王永康认为,体制可以变,但生产经营、管理必须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解决职工的就业问题,不能把职工一味推向社会。
   在和王永康的谈话中,笔者无意瞥见了墙上的一面锦旗。在笔者的再三请求下,王永康道出了这面锦旗的来历:“厂里一位女职工46岁了,买不起房子,租了一间小平房,而且老公卧病在床10年,有一女儿今年13岁,本人又不幸得了子宫瘤,这犹如雪上加霜。可是厂里只能拿出一点补助,无异于杯水车薪,为此领导带头,给这位女工捐款,尽管数目有限,但帮助她度过了暂时的难关。为了表示谢意,她含着眼泪送来了这面锦旗……”
   人都是有感情的。新班子的一举一动,职工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横亘在干部职工中间的冰山开始融化,为了稳定人心让群众看到希望,王永康开始把精力转到了生产经营上。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企业发生了很大变化。职工的工资收入基本稳定,员工对企业的信心也增强了。
                                  开拓市场 如履薄冰
    上任之初,领导面临着是产品转型,还是继续干老本行的课题。经过反复研究和大量市场调查,他们认为,叉车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但产品必须更新换代,上档次。图纸必须重新设计,新图纸原计划八个月完成。在天工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王永康和同事们共同努力,从图纸的设计到产出12台3吨叉车样机仅用了65天的时间,创造了同行业从图纸设计到出样机的新纪录。新产品选用行业优良可靠的零部件,国际流行的外形设计,一经问世,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同时也得到院领导的肯定。
     2004年3月1日,企业重新开工。
    管理说到底就是人的管理。新的班子在组合之初,经过了磨合阶段。对职工,王永康常常是颔首微笑。但对管理层却是雷厉风行、一丝不苟。在新样机试制阶段,王永康身先士卒,三天三夜没合眼。生产中需要的一个配件,责成专人去解决。他说要10天才能完成。王永康急了,说:“如果都这样拖拉,我们的整机何时才能出来?用户在等着看我们,我希望大家把工作当成自己家的事去办,现在我给你们5分钟考虑的时间……”王永康发火了,这是他上任后的第一次发火!结果,原先所需要10天解决的事,一个半小时搞定了。按照常规5天内生产2台整机,结果仅用了3天。整机出来后,客户当场将两台一并购买。
    上任不久,有的职工找到王永康说,某某管理干部不好,某某更不好,等等。他听后,付之一笑。王永康对笔者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人或多或少都有缺点,用人如用器,要取其长,只要能为企业服务,都要人尽其材。”由此,可以看到王永康为人的坦荡和胸怀。
    工作空闲时,王永康总是到生产一线去看看,和职工促膝交谈。同时,他也要求干部多下去看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管理层必须和职工打成一片,不要坐在办公室听汇报,那样很多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王永康始终认为,管理好职工和干部,必须从思维和意识上转变人们的定式。如果职工不具备现代企业的意识,给了你现代化的设备,你的企业也不可能有出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每月能生产20-30台叉车。天叉现在出产的叉车从外观和质量都迈上了新的台阶。已有数台样机出口国外。
    天叉立足现有品格的同时,还在逐步开发新产品,使产品在规格和质量上有更大的突破。预计在未来三年内,产量将逐年递增,力争达到年产800~1000台。那时的天叉将会在国内外的市场上占有相当的份额。
    现在,新的领导班子更加团结了,思路更加缜密了。在国家的扶持下,天工院投资3.5亿元,在西青工业园区购买了400亩地,新的厂房正在建设中,现代化的设备正在商洽购买中。不久,一座新型现代化的厂房将矗立在新的工业园区内。
                                   天叉远景 如花似锦
    天津市叉车总厂经过技术和质量的攻关,现在已经获得了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颁发的《特种设备型式试验合格证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具备生产1~8吨多种规格、多种款式的柴、汽油叉车及其属具的能力并且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王永康介绍说,现在国内叉车的需求量每年6万多台,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呈平稳上升的趋势。但是,全国有叉车厂60多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寻求市场,他们放弃了多个工休日,分别拜访老用户,结识新客户。在开拓市场上,他们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新的思路:即在自己主动寻找市场的同时,积极寻找代理商并且面向出口大户,开拓国际市场。
在寻求代理商的过程中,他们吸取过去的教训,并不急于求成,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看准代理商的固有市场、信誉、资金和维修能力。正是基于互赢的前景,现在有许多代理商已和他们达成了合作意向。
    开拓国际市场,这不是一句空话。通过考察,他们发现东南亚和非洲有着良好的市场空间,天叉完全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做大、做强,对这一点,王永康踌躇满志。
   为了争取市场,天叉采取了积极稳健的路子。目前,天叉的产品质量在国内处于中上流水平,而价位却是较低的,并且有着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随着改制步伐的加快,天叉将迎来新一轮的腾飞。王永康表示,在改制前,一定要把历史遗留的问题解决完。到那时,新的企业将会轻装上阵,在国内、国际这块大舞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再造辉煌。将会有更多的人关注着天叉。事实上,天叉人也值得让人期待。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